个人介绍 · About

 

王中

1963 年 1 月生于北京,1988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任中央美术 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与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公共 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现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 任、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建设文化艺术协会副会长公共艺术委员 会会长、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中国陈设艺术委 员会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雕塑》杂志编委;国际动态艺术组织艺 术委员、APDF 亚太设计师联盟副理事长、IAI 全球设计奖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奥塔哥大学(University of Otago)博士生导师(2017 年-2019 年)。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科带头人,王中教授二十余年来致力于国内 外公共艺术领域的研究工作,2000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创办中国第一个公 共艺术本科教学工作室,2005 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创办公共艺术 系,他不仅是公共艺术研究者,还是中国公共艺术教育实践的开拓者。

工作与学历

1978年 ~ 1981年

北京工艺美术学校学习

1981年 ~ 1983年

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干部

1983年9月 ~ 1988年7月

中央美术学院 学生

1990年9月 ~ 1998年8月

中央美术学院 讲师

1994年10月 ~ 1995年1月

俄专家库巴索夫雕塑高级研究班 学生

1994年12月 ~ 1995年12月

中央美术学院 学生

1998年9月 ~ 2009年8月

中央美术学院 副教授

2001年1月 ~ 2005年7月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艺术工作室 主任

2005年7月 ~ 2007年7月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公共艺术系 主任

2007年7月 ~ 2014年10月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副院长

2007年8月 ~ 2014年12月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城市形象设计 学部主任

2009年9月 ~ 至今

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2014年11月 ~ 2020年10月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院长

学术理念

创立 AUD(Art-Oriented Urban Design)艺术为导向城市设计理念,构建 “软城市”实践体系,用艺术思维和城市设计激活、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塑造城市的核心精神和文化品格,构建宜人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空间体系、 培育创新动力,创造永续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文化遗产。

公共艺术是城市文化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文化最直观、最显现 的载体。城市公共艺术能够培育在地文化创新能力,营构文化自我“生长”氛 围,公共艺术在营造城市文化氛围、提升城市美誉度的同时,还培育着公众的 艺术审美和创新精神。发挥公共艺术在创新中国文化、重塑城市认同、再造社区意识和激活城市空间等方面的功能优势,将公共艺术纳入国家未来的文化艺 术发展战略之中。

主要项目

2020年

雄安城市家具设计方案征集大赛;

2019年

主持“艺术雄安 设计之都”——雄安艺术都市规划;主持北京大兴国
际机场人文机场整体策划和规划;参与国庆 70 周年·北京彩车设计项目;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公共艺术政策助推“城市文化复兴”价值研究项目;主持明日城市论坛 2019 艺术塑造城市暨第四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主持武汉光谷综合体地上艺术品《星河》雕塑项目;策划 2019 第三届琵鹭杯公共艺术优秀作品展暨公共艺术研讨会;

2018年

主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人文机场整体策划和规划;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公共艺术政策助推“城市文化复兴”价值研究项目;主持国家艺术基金“新型城镇化建设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策划“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第三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高峰论坛;2018 第二届琵鹭杯公共艺术优秀作品展暨公共艺术研讨会召集并组织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2018)国际研讨会;主持青岛地铁 M2 号全线空间一体化公共艺术项目;

2017年

发起与策划明日城市论坛·暨第二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与 DCL 伦敦设计中心共同创立“软城市”实验室(Soft City Research Lab),主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整体规划项目;

2016年

召集策展文化部主办第二届中国设计大展及公共艺术专题展;主持策划“艺术引领城市创新”第一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主持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公共艺术整体规划项目;

2015年

主持北京 CBD 核心区公共空间艺术规划设计;主持文化部“公共艺术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作用研究”公共艺术课题;主持青岛地铁 M3 号线公共艺术项目;

2014年

主持北京地铁 14 号线公共艺术项目;

2013年

主持北京地铁 15 号线重点车站公共艺术项目;

2012年

主持北京地铁 8、9 号线公共艺术项目;

2009年

主持上海世博园区公共艺术规划设计;

2008年

受聘第二十九届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闭幕式策划工作;

2007年

主持建设部“中外城市公共艺术投资政策对比研究”课题。

参加会议

2019年

2019 第三届琵鹭杯公共艺术优秀作品展暨公共艺术研讨会(2019.12)
2019 明日城市论坛暨第四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高峰论坛(2019.12)
第十五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2019.5)

2018年

一带一路”文化遗产合作与交流(2018)国际研讨会(2018.11)
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第三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高峰论坛(2018.9)

2017年

明日城市论坛 2017 暨第二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2017.9)

2016年

首届国际城市建筑科技与艺术论坛(2016.11)
第一届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国际高峰论坛(2016.10)

荣获奖项

2019年

武汉光谷综合体地上艺术品项目《星河》雕塑荣获建国 70 周年·中国公共艺术百项精品工程“匠心奖”
长春地铁 2 号线兴隆堡荣获首届最美地铁站评选“中国十大最美地铁 站”奖
长春地铁 2 号线荣获首届最美地铁站评选 “最佳艺术创作奖”

2015年

荣获第五届中国环境艺术杰出贡献奖;
北京地铁 14 号线工程车站艺术品创作荣获第五届中国环境艺术金奖;
北京地铁 15 号线清华东站、奥体站艺术品创作荣获第五届中国环境艺术最佳范例奖;

2014年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获奖提名作品;

2013年

北京地铁 8 号线二期与 9 号线北端工程车站艺术品创作荣获第四届中国环境艺术金奖;

2012年

中国雕塑专业委员会 20 年贡献奖;
刘开渠国际雕塑评委奖;

2009年

新中国城市雕塑 60 年建设成就奖;
中国城市雕塑“徐悲鸿奖”

2008年

郑州郑东新区动态艺术园雕塑·山水意向荣获 2008 中国环境艺术奖;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工作先进个人

论文发表

王中,新时代的中国城市更需要艺术[N].中国文化报,2019-9-29(007).
王中,城市复兴新视野:“软城市”与公共艺术[J].雕塑,2019,(03):50-53.
王中,艺术创造 文化国家[J].城市环境设计,2016,(02):143-145.
王中,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装饰,2015,(11):14-19.
王中,被误读的公共艺术[J].公共艺术,2011,(05):65-70.
王中,城市发展一定要回归美学——王中谈设计与艺术[J].设计,2020.33(10):72-78.
王中,艺术引领的城市创新[J].城市空间设计,2020.61:9-13.

作品参展

个人展

2014年

梦回故园——王中作品展(北京三里屯 3.5 广场)
平衡·道——王中作品展(北京 CBD 文化论坛中心)

参加群展

2019年

北海潮·首届中国北海国际户外动态雕塑展
“回归童年”——第 58 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特展
时代经典——2019 年中国雕塑学术邀请展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公共雕塑大展

2018年

“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展
海纳百川·大连国际雕塑公园
南京国际光影艺术节

2017年

中国雕塑大展 (中国美术馆)
首届中国城市公共艺术展(北京今日美术馆)
世界观-观世界漳州国际当代艺术展 (福建漳州)

2016年

入境—2016 公共雕塑邀请展 (成都)
中国公共艺术专题展 (深圳华美术馆)

2015年

太原国际雕塑双年展(太原美术馆)

2014年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昌原雕塑双年展
中国意向——中国当代水墨与雕塑展(巴黎大皇宫)

2013年

从卡塞尔走来-中国公共艺术大展(福建漳州)
锁码美术馆 25 年庆典——国际雕塑展

2012年

2012 中德文化年“无形之形”
中国当代艺术展(慕尼黑)

2011年

中韩雕塑交流展(首尔)
上海世博园区国际雕塑展(上海世博园)
纽约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纽约)

2009年

第十一届全国美术展览 (长春、北京)
中韩雕塑交流展 (首尔)

2008年

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 (杭州)
中瑞双城互动—中国当代雕塑展(北京、马尔默)

2007年

2007 上海国际雕塑年度展(上海)

2006年

东方精神—中韩雕塑展(厦门、汉城、华盛顿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
第二届成都国际美术双年展(成都国际会展中心)

2004年

中国-想象 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展 (巴黎)

2003年

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北京中国美术馆)

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