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培一
什么样的男人是北京爷们?“热情”,“仗义”,“好玩”,“幽默”,“讲究”,“规矩”,同时具有这些特点的北京男人,就是北京爷们!如果说这几个词太抽象,那么,不妨想一想王中,就会豁然明了。
活跃在北京地面,名头较响的当代雕塑家,土生土长在老北京胡同里的并不多,王中兄便是其中之一。而其他的绝大多数是后来迁居北京的,还有众多的是北漂一族。
和王中的接触时间并不长,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接触的机会还是很多,也曾有过一些合作,所以相知较深。
“热情”,“仗义”,是王中给我最初的印象;“好玩”,“讲究”,可以从他的穿着配饰,从他的烟具、茶酒可以有所体会;但是,“幽默”可以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感觉得到;而“规矩”则需要通过共事才能领教一二。
王中的幽默,以及文艺天分,好像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老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所具有的共性,是其他地方的孩子所不具备的优势。用“多才多艺”来形容王中,可能有些“土”,有些“俗”,但是却很恰当。
他不仅是个优秀的雕塑家,是个优秀的公共艺术学者,而且还是个不错的编剧兼喜剧演员,是个段子高手。近些年中央美术学院的每次联欢活动,都少不了他的精彩表现。在雕塑圈子里流传的经典段子《钱先生杀鸡》,就是他的杰作。段子描述的是钱绍武先生担任雕塑系主任时候的一件趣事:话说某一年的中秋节,兄弟农场给中央美术学院送来一大群鸡过节,雕塑系也分了一部分,就放在系里的放大车间里。但是,僧多粥少,鸡不够分,大家便决定动手在系里会餐。但是,系里的男教师,向来不做家务,不会杀鸡。而女教师们在家也是借助保姆之手,也不会处理活鸡。面对这一群鸡,大家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见状,钱先生急忙招呼大家围拢过来,然后他哈腰一手抓起了一只芦花大公鸡,另一只手拿起了美工刀,然后滔滔不绝地一边给大家讲芦花公鸡的优点,还一边做示范给大家讲如何杀鸡。正说着,忽见钱先生俯下身,挥刀斩去,然后猛地仰起身来,双手奋力一扬,那只鸡鸣叫着向高空飞去,在脚手架上狂奔,很久不见落下来。大家正惊奇,忽然看见钱先生倒了。大家急忙上前,扶起来一看,只见钱先生抓鸡的手血流如注,拇指早被切掉了。每当王中眉飞色舞、绘声绘色的表演这个段子时,听众们都会被笑得前仰后合,流泪不已,甚至肚子疼得直不起腰。
北京爷们不仅生活讲究,而且做事更是讲究,凡是都有规矩,有章法,绝不含糊。2008年夏,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前夕,照例要举办全国性的雕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的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我和王中负责此项工作。恰好此时,北京华侨城有个新建成的街区要开业,与王中商议合作事宜。于是,王中积极与华侨城接洽,将这一届的全国高校雕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览和他们城市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创意集市,以及他和邹跃进策划的一个当代艺术展一起放在了华侨城,由华侨城出些资金赞助这些个活动。这样,王中负责创意集市,邹跃进负责当代艺术展,我负责毕业生展,大家各行其职,具体总协调由王中负责。
世界上最难办的展览活动,莫过于雕塑展览了。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大量的人手。两个展览的作品多达上百件,而且大体量的作品居多,对布展、撤展的要求很高,工作量很大。由于组委会没有太多的人手,小郑和小高加上年仅半百的我只有三个人,又没有请专业的展览公司合作的习惯,华侨城的保安人员又怕损坏作品承担责任而不敢伸手帮忙,华侨城的赞助资金是按照制度要到最后结算而不能预付,所以在现场负责的我颇是为难。与王中商议之后,在布展和撤展时由他从毛亦东的铸铜厂每天借来十个有经验的工人交给我统一指挥,他先垫付工资,现场的工作餐由我来负责解决。于是,硬是在人手困难、经费困难、交通管制运输困难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这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任务。说实话,这个展览太累了、太苦了,至今令我心有余悸,这也是我赤膊上阵的最后一次展览,从此以后便再不参与任何展示活动的具体工作。在为这个内容丰富的展示活动做专集时,由于王中的作品与华侨城的环境极为吻合,我便选作了封面,王中极力推辞,连说不合适。后来,坐在一旁的邹跃进说:“王中,我给你做个证明,这个封面不是你要求的,而是老陈自己主动选的,与你无关。”王中这才从了。这就是北京爷们。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说什么是北京爷们,那就是有担当。当然,不仅北京有个爷们叫王中,而且西北有爷们,东北有爷们,西南有爷们,中原有爷们,华东、华南也都有爷们,只不过他们都不叫王中。不管是哪里的爷们,都是中国爷们。就是这些爷们,共同支撑起了我们这个雕塑事业的大厦。
北京爷们——王中
文|陈培一
什么样的男人是北京爷们?“热情”,“仗义”,“好玩”,“幽默”,“讲究”,“规矩”,同时具有这些特点的北京男人,就是北京爷们!如果说这几个词太抽象,那么,不妨想一想王中,就会豁然明了。
活跃在北京地面,名头较响的当代雕塑家,土生土长在老北京胡同里的并不多,王中兄便是其中之一。而其他的绝大多数是后来迁居北京的,还有众多的是北漂一族。
和王中的接触时间并不长,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是接触的机会还是很多,也曾有过一些合作,所以相知较深。
“热情”,“仗义”,是王中给我最初的印象;“好玩”,“讲究”,可以从他的穿着配饰,从他的烟具、茶酒可以有所体会;但是,“幽默”可以在进一步的交流中感觉得到;而“规矩”则需要通过共事才能领教一二。
王中的幽默,以及文艺天分,好像是与生俱来的,这也是老北京胡同里长大的孩子所具有的共性,是其他地方的孩子所不具备的优势。用“多才多艺”来形容王中,可能有些“土”,有些“俗”,但是却很恰当。
他不仅是个优秀的雕塑家,是个优秀的公共艺术学者,而且还是个不错的编剧兼喜剧演员,是个段子高手。近些年中央美术学院的每次联欢活动,都少不了他的精彩表现。在雕塑圈子里流传的经典段子《钱先生杀鸡》,就是他的杰作。段子描述的是钱绍武先生担任雕塑系主任时候的一件趣事:话说某一年的中秋节,兄弟农场给中央美术学院送来一大群鸡过节,雕塑系也分了一部分,就放在系里的放大车间里。但是,僧多粥少,鸡不够分,大家便决定动手在系里会餐。但是,系里的男教师,向来不做家务,不会杀鸡。而女教师们在家也是借助保姆之手,也不会处理活鸡。面对这一群鸡,大家面面相觑,束手无策。见状,钱先生急忙招呼大家围拢过来,然后他哈腰一手抓起了一只芦花大公鸡,另一只手拿起了美工刀,然后滔滔不绝地一边给大家讲芦花公鸡的优点,还一边做示范给大家讲如何杀鸡。正说着,忽见钱先生俯下身,挥刀斩去,然后猛地仰起身来,双手奋力一扬,那只鸡鸣叫着向高空飞去,在脚手架上狂奔,很久不见落下来。大家正惊奇,忽然看见钱先生倒了。大家急忙上前,扶起来一看,只见钱先生抓鸡的手血流如注,拇指早被切掉了。每当王中眉飞色舞、绘声绘色的表演这个段子时,听众们都会被笑得前仰后合,流泪不已,甚至肚子疼得直不起腰。
北京爷们不仅生活讲究,而且做事更是讲究,凡是都有规矩,有章法,绝不含糊。2008年夏,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前夕,照例要举办全国性的雕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的办公会议研究决定,由我和王中负责此项工作。恰好此时,北京华侨城有个新建成的街区要开业,与王中商议合作事宜。于是,王中积极与华侨城接洽,将这一届的全国高校雕塑毕业生优秀作品展览和他们城市艺术学院的大学生创意集市,以及他和邹跃进策划的一个当代艺术展一起放在了华侨城,由华侨城出些资金赞助这些个活动。这样,王中负责创意集市,邹跃进负责当代艺术展,我负责毕业生展,大家各行其职,具体总协调由王中负责。
世界上最难办的展览活动,莫过于雕塑展览了。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而且需要大量的人手。两个展览的作品多达上百件,而且大体量的作品居多,对布展、撤展的要求很高,工作量很大。由于组委会没有太多的人手,小郑和小高加上年仅半百的我只有三个人,又没有请专业的展览公司合作的习惯,华侨城的保安人员又怕损坏作品承担责任而不敢伸手帮忙,华侨城的赞助资金是按照制度要到最后结算而不能预付,所以在现场负责的我颇是为难。与王中商议之后,在布展和撤展时由他从毛亦东的铸铜厂每天借来十个有经验的工人交给我统一指挥,他先垫付工资,现场的工作餐由我来负责解决。于是,硬是在人手困难、经费困难、交通管制运输困难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这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任务。说实话,这个展览太累了、太苦了,至今令我心有余悸,这也是我赤膊上阵的最后一次展览,从此以后便再不参与任何展示活动的具体工作。在为这个内容丰富的展示活动做专集时,由于王中的作品与华侨城的环境极为吻合,我便选作了封面,王中极力推辞,连说不合适。后来,坐在一旁的邹跃进说:“王中,我给你做个证明,这个封面不是你要求的,而是老陈自己主动选的,与你无关。”王中这才从了。这就是北京爷们。 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说什么是北京爷们,那就是有担当。当然,不仅北京有个爷们叫王中,而且西北有爷们,东北有爷们,西南有爷们,中原有爷们,华东、华南也都有爷们,只不过他们都不叫王中。不管是哪里的爷们,都是中国爷们。就是这些爷们,共同支撑起了我们这个雕塑事业的大厦。